为拓宽教师国际视野,汲取先进教学经验,推动护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2025年1月3日,基础护理教研室在E1004组织开展教研活动,由赴英进修归来的陈璐老师从思政环境建设、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及评价三个方面分享英国护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经验,护理系50位教师参加。
陈璐老师介绍,英国院校思政环境设置,注重多元协同育人。他们将思政教育巧妙融入校园硬件文化与软件文化建设中。校园里,随处可见残疾人友好设施、便民咖啡厅、微波炉、消防防火门及消防设施,把人文关怀、安全意识潜移默化传递给学生。无论是导师邮件模板里的紧急联系电话,还是宿舍电梯口的精神健康宣传海报,亦或者是学生帮扶组织Ask Us,都在设身处地指导学生树立服务意识,培养责任担当。英方校园环境为思政教育了营造浓厚氛围。
在课程内容设置上,专业内容与思政紧密交织。英国护理课程以专业知识为基,紧扣循证护理,注重团队合作与思维培养。如:本科一年级新生的素质教育课程,着重让学生明白什么事护理,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护理工作者;在呼吸系统疾病专业知识讲授时,以患者为中心,结合解剖、生理、病理、基护、内护、外护多学科进行综合学习与分析,探讨临床诊断及护理措施的同时,培养学生在不同临床情境下的评判性思维;在基础生命支持实践模拟课程中,结合紧急救援案例,剖析救援团队协作与人性光辉,锻炼急救复苏技能的同时强化学生人道主义精神与团队合作理念,让思政与专业知识无缝对接,相互促进。
在教学方法上,英国教师善用PBL、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灵活多元的方法。像“Global Citizenship”课堂上,抛出社会伦理案例:全球变暖、英国脱欧利弊、如何看待城市街头流浪者问题?国际班学生各抒己见、小组激烈辩论,教师引导反思公民责任、社会伦理与公平。实践反思作业要求学生记录临床感动或矛盾瞬间,分析自身价值观碰撞,深化护士责任意识。评价方法除了客观题的日常练习与考核,更多加入主观思考的论文写作与海报制作;评价体系兼顾知识、态度、行动,小组汇报占比40%,注重学生团队协作、观点表达;临床实践导师评价实习表现,从护患沟通、主动关怀、职业责任等多维度量化打分,全方位促进学生思政素养落地生根。
交流尾声,护理系教师们展开热烈讨论,汲取经验为本土课程思政注入新活力、新思路,力求培养德艺双馨护理人才,为护理教育创新续航。